您好,欢迎进入球友会app环保精工设备有限公司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020-88888888

10月23日 人力资源行业QY球友会app新闻速递

发布时间:2024-10-24 05:06浏览次数:

  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在充分听取业内专家代表建言献策的基础上,制定《北京市金融科技专业职称评价试行办法》,明确金融科技专业职称设置初、中、副高、正高四个等级,分为应用技术攻关与政策分析、产品设计与开发、产品数字化运营与维护、应用评价四个专业方向来评价,畅通金融科技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首次金融科技专业职称评价将于2025年启动。

  近年来,北京市作为国家金融决策中心QY球友会app、金融管理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深化“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吸引了大量金融科技人才聚集,形成全国领先的金融科技人才高地。2022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首次纳入金融科技师作为新职业。

  为更好地满足产业升级需求,服务金融科技人才的职业发展,北京市人社局紧跟科技、产业发展形势,前瞻性布局人才发展通道,充分发挥职称评审在吸引、集聚、培养专业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增设了金融科技职称评审专业,通过打造特色产业职称评审,不断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增设金融科技职称评审专业,为金融科技领域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职业发展赛道,为金融科技人才提供更加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机遇,有助于人才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更加合理的职业规划,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金融科技专业职称纳入工程技术系列,设置初、中、副高、正高四个等级,分别为: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和正高级工程师。北京市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在金融科技领域,从事应用技术攻关与政策分析、产品设计与开发、产品数字化运营与维护、应用评价等方面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均纳入职称评价范围,覆盖全市人才。

  职称评审工作打破传统的唯学历、唯论文、唯资历评审标准,更加注重实际能力、专业性和创新性,全面推行代表作评审制度,将金融科技专业分为应用技术攻关与政策分析、产品设计与开发、产品数字化运营与维护、应用评价四个方向,按照“干什么、评什么”分别制定业绩、成果条件。申报人可自主选择研究报告、项目报告、国家标准、发展规划、论文专著等代表作成果参加职称评审。

  金融科技职称实行社会化评价,纳入北京市年度职称评价工作安排。专业技术人才取得职称证书后,用人单位根据需要,自主、择优聘任专业技术职务。

  西城区作为目前全国唯一一家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承担着探索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机制的重任,是金融科技领军企业集聚的高地。此次北京市人社局将金融科技专业的职称评审权下放给西城区,由西城区人社局负责金融科技专业的副高级、中级职称评审工作,通过发挥职称评审“指挥棒”作用,将人才评价与区域产业紧密结合,不断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增强人才聚集的向心力,进一步助力西城区优势产业再升级。

  金融科技专业的正高级职称评审工作由北京市工程技术系列正高级评委会负责,初级职称认定工作由各区人社局负责。

  近年来,江苏省镇江市人社局积极推进零工市场市域全覆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线上求职平台建设,持续拓宽就业渠道,探索打造零工就业服务新模式,为用人单位和灵活就业人员搭建起高效优质的就业服务平台。

  紧盯产业需求,选择灵活用工需求密集、人口集聚程度高的商圈社区,重点开发“夜经济”“潮经济”相关零工岗位。选定交通便捷、市口繁华的商圈、街道建设零工市场,鼓励各零工市场结合自身优势设置特色化服务项目,引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第三方公司,探索合作共营模式,提升市场运营效率,加快市场提质扩面。全市现已建成零工市场7家,实现一县(区)一零工市场全覆盖,累计为1.3万余人提供各类就业服务。

  积极打造“就在镇江”公共就业服务品牌,适应灵活就业人员求职特点,依托社区(街道)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鼓励拓展就业创业指导室、职业技能培训室、就业心理咨询室、档案室等特色服务场所,开展各类就业服务。推动“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等基层服务站点多渠道延伸服务触角,在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集中的社区、乡村等设立招聘服务站点,以“小精灵”(小型、精准、灵活)的招聘方式,将岗位直接送到群众手中,最大限度促进人岗匹配,今年以来,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123人。

  建立全口径企业用工实名制信息监测库,实现对全市4.4万户企业实时动态监测,深入挖掘岗位存量,多渠道征集零工岗位信息,列好企业“用工需求清单”。开发、上线“就在镇江”支付宝小程序,打造“零工求职”板块,全面归集线下零工信息至线上专区,利用大数据对工种、技术、工作时间等信息进行筛选匹配,针对性提供信息推送服务,实现人力资源快速智能匹配。

  积极开展用工动态监测研讨活动,分享引人用人留人经验,探讨灵活就业人员就业服务新方向,聚焦重点项目QY球友会app和企业缺工需求,建立企业用工保障清单。深入重点企业开展“访企拓岗”,对重点企业缺工需求进行清单式管理,提供“一对一”“点对点”用工帮扶。今年以来,联系走访重点企业1000余家,线上线下筹集发布就业岗位信息达20万个,将岗位信息同步发布在“就在镇江”支付宝求职小程序上,提高匹配质量,促进求职效率。

  2024年金秋招聘月活动以“‘就’在金秋,‘职’面未来”为主题,面向有用工需求的各类用人单位,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各类求职人员,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登记失业人员,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通过走访调研、政策宣讲、招聘对接、权益保障等活动,为供需双方搭建对接平台。10月18日,省人力资源市场举办了2024年金秋招聘月医药专场招聘会;10月19日,太原市举办了2024年金秋招聘月专场招聘会,晋中市举办了“2024年金秋招聘月暨退役军人(随军家属)专场招聘会”。

  活动期间,坚持省市县三级联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中活动和常态化服务相配合等方式,分层分级分类精准组织开展各类招聘活动,将金秋招聘月打造成为宣传政策、强化服务的品牌活动。在山西人才网开辟专区,动态更新发布岗位需求信息,利用公共招聘网、短视频平台等线上载体,开展直播带岗、视频双选等云招聘活动。充分发挥公益性零工市场带动效应,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务举措,为零工人员与用人单位、中介机构对接提供免费场地。

  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1月至9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0.74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87.83%,同比增长4.5%。8月城镇调查失业率5.3%,控制在年度目标5.5%以内,全市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就业保障工程被列为天津市2024年20项民心工程首位。今年以来,市人社部门打出“稳岗位、保重点、强服务、兜底线”组合拳,扎实推进就业保障工程。在稳岗位方面,将主要就业指标纳入绩效考核,推动各区、各部门聚力支持就业。延续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减轻用人单位成本11.25亿元。累计发放企业吸纳就业补贴2.21亿元,稳定扩大就业岗位1.83万个。协助金融、税务部门向1484家企业发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69亿元,为431家用人单位减免税收1566.24万元。

  在保重点方面,出台促进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30条措施,组织开展“公共服务进校园”活动221场,提供岗位12.1万个。启动2024届毕业生帮扶工作,对1.88万名未就业毕业生开展实名制帮扶。深入开展劳务协作,邀请北京、河北、山东、山西等10余个省市就业部门来津签署合作协议,与甘肃、青海等对口地区互访对接183场,促进对口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8.99万人,中西部脱贫人口在津就业15.5万人。

  在强服务方面,建成天津市数字就业创业信息系统,实现全市范围内政策经办、就业服务、管理监督、决策支持等功能集中于“一库一平台”。精心组织“民营企业服务月”“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等招聘活动2441场,5.2万家企业提供岗位138.6万个,为246家重点企业协调解决用工9747人。创新建设镇、村就业服务站、就业驿站等,加强老百姓“家门口”就业服务,成功运营我市首家示范性街道(乡镇)就业驿站。推进规范化零工市场建设,全市共建成线万人。

  在兜底线方面,修订就失业登记管理办法,加大失业人员帮扶和困难人员援助力度,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5.48万人,困难人员就业1.QY球友会app97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提高我市失业保险金等待遇标准,领取期限处于第一至第十二个月的,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由1680元提高到1730元QY球友会app,领取期限处于第十三至第二十四个月的,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由1640元提高到1690元。(记者 廖晨霞)

  记者近日获悉,省人社厅、省财政厅日前制定《福建省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行动方案》,探索实施“就业券”服务模式,提升公共就业服务市场化供给水平。

  以零工市场为基础,形成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村)”的就业服务矩阵。重点结合乡镇(街道)、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公共服务办公室、工会之家、银行网点等服务场所,合理布局线下零工市场,在村(社区)建设更多零工驿站,为劳动者提供就业信息推介、求职应聘、技能培训供求对接、劳动维权等一站式服务。

  同时,支持基层服务网点精准开展就业服务。运用大数据、区块链、数据仓等技术,建立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失业登记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农民工、家政从业人员QY球友会app、长时间失业人员等实名台账。打通省级就业信息平台与各地零工市场线上平台数据交互渠道,将就业失业数据、重点群体数据等回流至零工市场等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网点,开展重点帮扶。

  10月18日,西宁市人社局在城西区海湖万达广场举办“金秋招聘月”专场招聘会,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求职人员和用人单位搭建人力资源供需对接平台。招聘会初步达成意向357人,实现求职与招聘的双赢。

  此次招聘会组织近120家企业参加,提供机械加工、食品销售、行政文员等领域就业岗位1200余个,满足不同求职者需求。活动现场设立招聘服务区、政策咨询服务区、直播带岗区和安全应急保障服务区,为前来咨询的群众提供政策宣传、求职登记、就业指导等服务。同时设有“零工招聘区”“职业能力测评”小程序等,为灵活就业群体及零工提供面对面订单服务,现场咨询人数3500余人,发放政策宣传资料3000余份。

  此次招聘活动以“现场招聘+直播带岗”线上线下形式推介岗位,利用视频号、抖音号等网络平台的影响力,扩大宣传覆盖面,“直播带岗”点击率达1.8万人次,让企业与意向者“成功牵手”。(记者 刘祎)

020-88888888
网站地图